瞪眼看

繁体版 简体版
瞪眼看 > 夫子,我会造飞船 > 第98章 超纲

第98章 超纲

丁卫羞珉轻笑,也不答话继续问道:“《诗经》中有桃夭之言,全文为何?”。

紫烨然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桃之夭夭,...”。

丁卫:“《周易》,曰,战争王者事,故有师之卦,敢问师为卦几?何解?”.

紫烨然面上不显,心中稍紧,周易他不是太过擅长,回答上谨慎不少:“师,卦七也,坎下坤上”。

丁卫:“上六内容为何?”。

紫烨然:“上六: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。小人勿用。”。

经过小小的交锋,丁卫的眼睛愈发明亮仿佛开了光:“履为卦几?内容若何?九二言何?”。

紫烨然更加慎重:“卦十,兑下乾上,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,净问一些小孩子的玩意儿,看来你的水平,也仅止于此了”。

台上丁卫和紫烨然的语速很快,台下诸人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问答,整个会场落针可闻。

来自几大书院的学子,更是心中钦佩两人的学识渊博,同时亦是赞叹两人舌辩的风姿。

丁卫眸中闪烁智慧之光,仿佛能看穿紫烨然的心理活动,轻笑道:“紫兄果然博学,卫佩服,下面吾将增加杂学问题,还请兄谨慎”。

说完话锋一转,问道:“《女孝经》邦君妻内容为何?”。

“《女孝经》?倒是够偏的!”,紫烨然装作无所谓的道:“非礼教之法服,不敢服;非诗书之法言,不敢道;非信义之德行,不敢行”。

“欲人不闻,勿若,勿言;欲人不知,勿若勿为;欲人不传,勿若勿行。三者备矣,然后能守其祭祀,蓋邦君妻之孝也。”。

轻缓了一口气,继续道:“此章讲贵族妻子的孝道,服饰、语言、行为都要符合礼法,言行要做百姓的榜样,这样才能保全家族地位。”。

又说了几个《女孝经》的问题,见紫烨然对答如流,心知考问不住。

他又转换内容问道: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为佛家《心经》中所言,不知紫兄能对上几句?”。

“哇哦,竟然是佛家的心经,有些超纲啊!”,场内一片哗然,纷纷惊叹两人玩的面太广了。

紫烨然瞳孔猛地一缩,说实话他有点懵,这是儒家组织的诗会场合,没想到宁卫竟然拿出了佛家经文考验他,这个叫丁卫的也不是个善茬子呀,简直心有猛虎。

转动眼眸,看着场下哗然的人群,以及投向他不怀好意的眼神,他轻轻攥紧了手中的折扇。

努力回忆《心经》中的东西,他的祖母笃信佛教,在他小的时候,经常带着他念诵经文,所以他还是有些记忆的。

这次他思索的时间长了很多,这是他上台来第一次不能当下回答出来,前面的问答全都是即问即答。

“度一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...”,说完这一句,他又思索了片刻继续道: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”。

丁卫:“紫兄果然大才...”。

又是轻轻夸赞一声,他并没有放过紫烨然的意思,略微拱手道:“乘兴诗人棹,新烹学士茶;自古茶与儒就密不可分,茶道即艺道,印儒道也,请问紫兄,茶有九难谓之哪九难?”。

台下学子又是一片哗然,两人的问对方式,着实让他们大开眼界,以前诗会众学子问对,皆是围绕四书五经,即使高难度的问题,也不过穷极其中细节罢了。

今次,丁卫出身乡野私塾,根本就不知其中默守的规矩,所以思路要大胆新奇不少。

儒家讲究君子六艺,掌握的越多说明越有才华,所以主席台上山长们、学政大人、知府大人、公主千岁没人出言打断,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问对。

茶道是世家大族必备的技艺,紫烨然当然不陌生。

直接回答道:“一是制造,二是识别,三是器具,四是火力,五是水质,六是炙烤,七是捣碎,八是烤煮,九是品饮”。

丁卫:“煮有何讲究?”。

紫烨然:“凡炙茶,慎勿于风烬间炙,熛焰如钻,使凉炎不均。持以逼火,屡其翻正,候炮出培塿状虾背,然后去火五寸。卷而舒,则本其始,又炙之。若火干者,以气熟止;日干者,以柔止。”。

丁卫轻轻点头,话锋又转,问道:“古圣贤谓之大儒者,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紫兄可知《山海经》中关于青丘之山的详细描述?”。

紫烨然刚刚放松的身体再次绷紧,丁卫这个穷酸的考题,直接放到了地狱级难度,即使以他的博学多识,也没有认真研读过《山海经》,于是脸色瞬间变得难看。

他准备良久,本来是想给宁岩、上官诺难堪的,结果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,这个叫丁卫的显然是想把他赶下台。

恶狠狠地盯着丁卫,他咬牙切齿道:“这,个,问,题,我回答不上来”。

丁卫朗声道:“南山经之首曰?山。又东三百里,曰青丘之山,其阳多玉,其阴多青?。...”。

紫烨然默然,台下一片嘘声,让缓缓下台的紫烨然,脸色非常难看。

丁卫脸上却露出难掩的高兴,如果不是在台上,他险些蹦起来庆祝。

今天在这个万众瞩目的场合,有众多学子、有公主千岁、诸位大人,他一个来自小小私塾的无名小卒。

将力压全场的紫烨然赶下了台,这是无比巨大的成绩,以后提起他丁卫再也不是什么无人知晓的小人物了。

紫烨然下台后,丁卫占据了他的位置,回答问题谦逊有礼,面对质疑详尽解释,颇有一种陌上君子、温润如玉的感觉。

所以即使他长得相貌平凡、瘦的像猴子一样,也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。

铭玉公主将一切看在眼里,轻声赞誉道:“难怪芙蓉姑姑经常说曹州盛产才子,这位丁公子,仅仅出身默默无闻的私塾,看穿着也不是富贵家庭,可这才学却令人敬佩”。

公主都开口了,他身周的狗腿们自然竭尽巴结,知府周大人作为第一号狗腿,矜持轻笑。

用令人舒服的嗓音道:“当年太祖皇帝逐鹿,为网络天下英才,命芙蓉长公主在曹州开芙蓉诗会,为天下表率,曹州英才感念太祖胸怀,纷纷投笔从戎,随之征战南北,立下汗马功劳”。

“其中九人更是得以位列英灵阁,名列诸州之首,为世人传颂,开平以来,诸位公主千岁每年莅临曹州城,让此地时刻沐浴皇恩,更显人杰地灵...”。

周大人作为官场老油条,深谙溜须拍马之奥义,借此机会舌绽莲花,将皇室的丰功伟绩,狠狠夸赞了一番。

座下众人虽然心中不齿,可面上也都是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,积极迎合。

铭玉公主听了他们的夸赞,觉得甚是喜悦,脸上挂满了掩饰不住的笑意。

心中决定等回了京城,一定要把曹州城的诸位英才,向父皇好好推荐推荐。

“周大人,看天色,可以开始钟鸣鼎食宴了,你速命人下去通知吧,定要体现出我大梁的气派”。

“另外,一会儿派人将台上的丁卫学子,带到吾等一桌,本宫要当面领略丁才子的风采”。

公主有吩咐,周大人赶紧安排。

外面芙蓉苑的管事,早将东西准备好了,一直站在外面等大人们下令,现在见周大人的下属过来了,确定是要开宴后,也不废话,转身匆匆组织力士敲响了铜钟。

“铛、铛、铛...”,低沉、浑厚的钟鸣声响起,会场响起祭官清亮幽远的的声音。

“击钟为号、列鼎而食,曲水流觞,钟鸣鼎食宴,启...”。

喧嚣的会场随着钟声响起,顿时安静下来,丁卫知道时辰已经过了隅中(中午)来到日昳(大约下午2点左右),钟鸣鼎食宴要开始了。

他正要快步走下台,一名侍者走了过来说明来意,丁卫知道是知府大人召见,不敢怠慢,老老实实跟在侍者后面,向着外面的宴会现场走去。

九声钟鸣后,编钟、箫、笛、瑟、琴、埙、笙和鼓等乐器响起,古典优雅的曲子,开始萦绕在整个会场,让现场氛围更加高雅。

铭玉公主等官员贵族,率先离开主席台。赶往宴会场,余下按照顺序,人们才依次随后离开。

钟鸣鼎食宴是芙蓉公主发明的,目的当然是让学子们看到皇室的诚意。

从古至今文人们最讲究的是风骨,最渴望的是被帝王重视,多少先贤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,无不深刻阐述着这个道理。

比如:千金买骨为郭槐、跣足出迎为许攸、三顾茅庐为诸葛大神...。

只要帝王们表现出足够的诚意,那么具有高尚品德修养的大贤们,肯定会剖肝剖胆倾心相报。

跟有才的文人不能讲利益讲金钱,否则他会认为你在羞辱他,士农工商是深入骨髓的阶级观念。

你对一个有志于士大夫的文人,如商人般谈利益岂不是在损害他的名声,名声是每个大儒毕生追求的稀缺资源。

所以任何身居高位的人,要想请名传乡里的大儒贤才出山,无不要搞出一段为士林津津乐道的佳话。

假如,将诸葛大神、许攸和某位被金钱诱惑的大贤放在一起聊天。

许攸先问:“诸葛兄,您悠然隐居躬耕,因何出山操劳?”。

诸葛大神自得道:“吾主章武帝三顾茅庐,亮铭感五内,预报知遇之恩!许兄不在老家享福因何出山?”。

许攸同样自得道:“官渡之战,吾主魏武帝跣足出迎,如此重视,令攸感动”。

最后二人共同问那位被金钱买出来的大才:“孙兄,因何出山!”。

孙兄必然是满脸羞愧,墨迹半天道:“那个,收了纹银万两...”。

然后,诸葛大神、许攸一脸鄙夷,将他的事迹,在士林广为传播,孙兄的名声彻底变臭。

文人重名就好比现在的姑娘们重视彩礼,车房越高档彩礼越重,姑娘们在娘家亲戚面前越骄傲,嫁的越心甘情愿。

毕竟任何人都明白彩礼100万的和彩礼1万的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
其实,在上官诺眼里所谓的钟鸣鼎食宴也就那么回事,无非是宰了点牛羊,直接扔到几个青铜大鼎里煮。

而且还是简单的清水煮,连佐料都没有,光想想就知道那口味绝对算不上多好。

可,现场的达官贵人和学子们,偏偏就喜欢这一套,用热切期盼的眼神,盯着溪边空地上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鼎。

骄傲的扬起头颅四面环顾,仿佛能围坐在这大鼎下,吃清水煮肉是种莫大的荣耀。

更有那性情外向点儿的,眼中甚至已经噙满了激动地泪水。

已经分到煮肉学子,吃了一口,涕泪横流地道:“钟鸣鼎食,钟鸣鼎食,吾从未想到能有一天,受到天家如此礼遇”。

“吾郑杰在此发誓,有生之年必为大梁国,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”。

还有的学子直接跪地,冲着京城的方向不停叩谢天恩。

宁岩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了,不停地告诉上官诺,他要好好努力,争取金榜题名,为大梁国发光发热,报答今日钟鸣鼎食宴的恩情。

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,上官诺发现宁岩看似坚硬的外表下,其实藏着一颗热切的心,喜欢与人为善,喜欢忠君报国,喜欢不计仇怨…。

上官诺象征性的吃了两口肉,随波逐流地拿起酒杯,混杂到觥筹交错的大队伍中。

他假装随意的观察着位于主位的那一桌,公主正被众星捧月般的围绕在上座。

见到有学子跪拜谢恩时,她满意的微笑颔首。

三皇子,永王世子,知府大人等陪着说话,有时说到有趣话题,引得公主轻声娇笑…。

其实不止是他,其他桌上大部分人,也几乎将心思都放到那一桌上,那桌上大人物的一颦一笑,一言一语,引领着整个场地的话题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